一、 网络犯罪的特点
1、成本低、传播迅速,传播范围广。
2、互动性、隐蔽性高,取证困难。
3、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4、网络犯罪是典型的计算机犯罪。
二、 犯罪构成
1、 犯罪主体
犯罪主体是指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和单位。网络犯罪的主体应是一般主体,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从网络犯罪的具体表现来看,犯罪主体具有多样性,各种年龄、各种职业的人都可以进行网络犯罪,对社会所造成的危害都相差不大。一般来讲,进行网络犯罪的主体必须是具有一定计算机专业知识水平的行为人,但是不能认为具有计算机专业知识的人就是特殊的主体。
2、犯罪主观方面
犯罪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对自己的危害行为及其危害的结果所抱的心理态度,它包括罪过以及犯罪的目的和动机这几种因素。犯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3、犯罪客体
网络犯罪的客体是指计算机网络犯罪所侵害的,为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
4、客观方面
犯罪客观方面是刑法所规定的、说明行为对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造成侵害的客观外在事实特征。
三、网络犯罪心理形成主要原因
1、好奇心和表现欲是促成网络犯罪心理形成的重要原因。好奇是人类的天性,而计算机及网络则提供了一个满足人们好奇心的理想空间。
2、青少年法制意识的谈薄和守法行为习惯的严重缺乏,使其犯罪心理更容易形成。
3、作案人的年龄生理特征。犯罪人的年龄均在1930岁之间。此年龄段的人精力旺盛,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极强。计算机网络作为一个新事物必然受到青年的喜爱,接受起来也就特别快。但也因此引发了许多青少年犯罪。
4、计算机网络犯罪人的心理特点是几乎都没有罪恶感。
根据上述文章我们可知,网络犯罪是针对和利用网络进行的犯罪,网络犯罪的本质特征是危害网络及其信息的安全与秩序。以上就是有关网络犯罪的具体内容,如果还有其他不懂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律师!